暑期,是紧张一学期后放松、休整的期间,然而往往在玩的时候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假期学生意外伤亡率之高,让众多家庭失去幸福。以下是关于幼儿假期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游泳安全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不去河流、水库、沟渠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父母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二、防火常识
1、做到不玩火,不抽烟,不玩弄电器设备;
2、不乱接乱拉电线,电源跳闸不得自行合闸,应请专业电工检查维修;
3、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4、发现煤气泄露,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5、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天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6、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三、雷电、暴雨、台风自然灾害安全
1、 减少室外活动,应该留在室内,并且关好门窗,在室外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不宜进入无防雷装置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在电脑、电视、电冰箱、音响等电器的电源、信号插头等设备线路上安装相应的避雷器;不宜使用水龙头,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3、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 减少使用电话;
5、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鞋,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7、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8、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下水井或坑、洞中。
9、台风来临前将阳台花木及室外物品收放室内;
10、台风来临时不要到户外行走,不要走在树木及电线杆等物体下。
四、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应遵守交通规则,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
2、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拦,过街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3、横过马路时须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天桥和地下通道的地方应走人行通道;在没划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斜穿、猛跑;在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得横过马路。
4、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时不能贪图便宜,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为这些车辆安全没有保障。
五、治安安全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4、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5、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6、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7、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人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8、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