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孩子应该负责的?
想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孩子应该负责的,什么是他不应该负责的?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用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他的这些领域负责。
新博领未来家教育认为,孩子第一个需要负责的就是他的情绪,其次他必须为他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负责。同时还需要为他自己的人生观负责,他用怎样的心态去看世界,看自己,看他人,他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我们怎样才能够让孩子为自己负责?对此,新博领建议家长做到以下两点:
01分清是谁的需要
第一步要分清是谁的需要。来看这个案例,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明8点了还没有起床,到学校经常带不齐文具,时不时地还完不成作业。我们来思考一下,去学校上学是孩子的需要吗?当然是!所以他就应该自己起床,并带齐所有的东西。作为一个学生,配合老师把学业完成,这都是他的需要。可是很多的妈妈从早晨就叫起床,叫刷牙叫洗脸,叫吃早餐,叫收拾书包,晚上叫写作业叫关电脑,叫关电视,然后就要赶快洗澡,赶快睡觉。
你们觉得这样的家长分清楚了谁的需要吗?当你把孩子的需要当成了自己的需要,我们管理学上说的,把孩子的责任背到了自己的背上,你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权利。当他觉得不需要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他就变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所以分清楚是谁的需要,非常重要。
02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步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这里我们分享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一是自然后果呈现法,二是最佳后果选择法。
(1)自然后果呈现法
什么叫自然后果?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无需父母干预,通常是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的一种方式。比如下雨的时候孩子不带雨伞,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淋湿。如果你去学校忘了带书本,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就只好看着,这就叫做自然后果呈现。
采用自然后果呈现法的步骤:第一,在事情发生之前要给孩子一个提醒,孩子记得把书本带上,否则你可能没书看。接着,当后果出现的时候,积极聆听。因为在遭遇不好的后果时,大部分时候孩子一定处于负面情绪中,就像没带书本的孩子没书看,这个时候家长不是指责,“看,告诉你让你把书本带上,没带上活该”,这是不可取的。而是要积极聆听,帮助孩子舒缓情绪,然后引导他以后有更好的选择。
(2)最佳后果选择法
什么是最佳后果?它是需要父母介入,为孩子提供两种选择,让孩子决定选择哪一种后果,创造有益于孩子成长的体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任的合作。我们再举几个例子,语文课上小明不停的发出一些声音,老师不得不停下正在讲的课程,现在老师决定采用最佳后果选择法。
“小明,我知道你想发出一些声音,只是我真的需要把我的教学任务完成,所以我想和你有一个约定,如果你能够停下来,让我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下节课是自由活动时间,你就可以和大伙一起去玩了。如果你继续发出这些声音,你可能就要放弃自由玩耍的时间了。我知道你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我会给你两次提醒,如果两次提醒之后,你愿意配合我,一切OK,如果提醒到第三次,你就需要放弃自己自由活动的时间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最佳后果选择法。
最佳后果选择法有4个要诀:尊重是前提,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他选错了,也不羞辱他,不否定他。关联是准则,也就是它的后果和行为必须是有关联。比如说你们每周会去看一次电影,你可以对孩子说,“如果今天你做到了什么,我们就去看电影,如果不行,可能你要放弃自己的电影。”
再比如说你给孩子每天半个小时的动画片时间,如果他正好在放动画片之前,要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你鼓励他做最好的选择。如果他做了对他不利的选择,你可以事先告知他,“如果你不能如何如何,你待会的动画片可能要放弃了。”合理是尺度,你的尺度一定要合理,你不能告诉他威胁他说“我告诉你,你要是今天不做什么事情,下星期你就别想再玩手机,”这叫黑社会的恐吓威胁,不是最佳后果选择法。
最佳后果选择法是告诉孩子,“你可能要放弃”,而不是“我绝不允许”,这两者有非常大的区别,“我绝不允许你”是我的命令,是我的权威,而“你可能要放弃”是你的选择。预告是要点,让孩子预先知道他要做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引导他把错误的选择改为更有利于他的选择,更能够与大人合作的一些行为,这就是关于我们的最佳后果选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