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学中玩”的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在玩耍中让孩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加入玩耍。“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对于我们班幼儿的早期教育,我们认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们希望孩子能在家里提供的环境中按照主动的学习意愿进行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成为学习主人。
一、营造轻松有趣的家庭氛围
首先,在学习目的上需要去功利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所以,对于认知知识本身,我们认为孩子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更为重要。如何把这一探究过程有趣化,是提升孩子兴趣的关键。我们认为,采用任务驱动或者参与式体验的方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每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孩子会特别的开心和有成就感,同时我发现获取到的信息也会令她印象深刻,记忆清晰
另外,我们也会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了好奇,每个节日认真过。比如元宵闹花灯,清明做青团、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赏月等等。
父母的兴趣爱好也会鼓励孩子主动参加,比如在世界杯的时候带孩子一起为喜欢的球星欢呼喝彩,介绍足球精神,鼓励孩子勇敢追梦。孩子也收获了很多国家国旗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孩子很快乐。
二、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
对孩子而言,鼓励和表扬,都能为其带来喜悦、希望、勇气甚至憧憬。所以,成就感在持续的学习兴趣激发方面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幼儿不同于青少年,目标的设定对她们来说应该相对轻松且循序渐进,如果能力与目标相去甚远,很可能使他们失去自信,产生挫败感和恐惧的心理。生活中,我会鼓励孩子录一些小视频,比如介绍绘本,做科学小实验,也可以是唱歌跳舞。
每次都会对她的表现提出极大的肯定。使其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这能保持并激发孩子持续的学习兴趣。而且,此时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他们是很乐于接受的。
三、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给他们一些选择的权力
关注和尊重孩子的需求,平等地对待孩子,把他们当作独立发展的个体。这些都有利于孩子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设立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家庭环境。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下,孩子才敢于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和意愿,进而表达出真是的想法和见解。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会鼓励孩子用她最喜欢的方式来创作艺术作品,也会鼓励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制订一些家庭计划和小目标的时候,也会积极地去征询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成为家庭的主人,让她对家庭的大小事务都有参与感。
四、以身作则,
言传与身教并重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对孩子的言教应当适可而止,恰如其分。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除了耐心引导,还应该富有同理心,与孩子产生强烈的共鸣。身教在一定程度上胜于言传,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孩子。例如,我们除了工作之外,我们也会发展和专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
家庭生活中,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生活保持热情。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热爱阅读,在家里就需要放下手机,带领孩子一起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些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是干净纯粹的一张白纸,他们没有对我们成人对“玩”和“学”的刻板印象,在我们看来,“玩”大多数放松的、有趣的,“学”是枯燥的、辛苦的。作为家长,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在“玩”中不断发展自己,构建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我们认为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尽可能地把“学”的过程趣味化,同时给与他们激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并在过程中加以鼓励坚持,锻炼他们的毅力。除此之外,做好孩子的榜样。
育儿这条路上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有很多困惑与收获,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